騎趣赤崁頂,快樂車埕行
2012.11.19這一天的中部是個風和日麗的天氣,由於是時序已入冬,日麗不會有寒意,又因風和所以好騎車,總之是個適合騎車旅行的好天氣。
今天的赤崁頂是因經常聽聞中部的車友提起,得知這裡是台中車友練車的聖地,而之前去過幾次的望高寮,在台中的車友則認為那是休閒騎而已。而赤嵌頂這名字聽來有點江湖味,就如倚天屠龍記裡的明教光明頂般,深深的吸引人,使人想去探個究竟。
清晨在市區的崇倫公園附近出發,在市區裡刻意的沿著縣道136往東前進,先是走了南屯路,後在靠近鐵路時左轉了自由路,旋即遇上了林森路右轉通過地下道穿越縱貫鐵路後,路名由林森路變成了國光路,左轉到復興路往北行,又在振興路右轉往東繼續前進,在這之前從不知道這136縣道在台中市區是如此的坎坷蜿蜒,沒有時刻注意著道路指示標置,真的會在不知不覺中把136縣道給弄丟了。
市區的里程雖然不遠,但是路彎來彎去的,西區出發,經過了中區、東區,一直到越過了大里溪上的太平橋,走了一段的太平路在太平市區裡,又左轉走了一大段的中興路,仍然是在太平的街道上前進,此時在速度上才有一點增進,但似乎開始有了些微的坡度,而且是越來越明顯,也可以感覺到是慢慢的出了市區進入郊區了,路上來往的車輛已大為減少,腳踏車騎在大馬路上的壓力已經沒有先前那麼大了。
大里溪上的太平橋
頭汴坑溪上一江橋是個分界點,明顯的感覺到坡度來了,也進入了山間郊區,路上的車輛已經不多了,有時甚至覺得只有自己在默默的前進,在寂靜的路上。
頭汴坑溪上一江橋是個分界點
在一江橋上看下游的天色似乎不是很理想
上游更是白茫茫一片,是否要繼續前行,我心裡躊躇著
猶疑歸猶疑,腳卻不聽話一直踩著,開始路沒有大灣大折只是一直沿著溪谷往山溯,一下子在溪的右側,過了座橋又來到左側,這樣反覆了幾次就來到了這尚在大興土木的「護國清涼寺」這座大廟前,雖來有些上坡,這樣的天氣這樣的路段騎單車確實是有點清涼的。
我祈禱今天的行程能過「風調雨順」,老天不要給我太大的難題。
南無阿彌陀佛,出家人也離不開的名器
這興建擴張中的大廟,雖然他建築及規模相當宏偉,但我對這新建築並沒有感動,所以就繼續前進,不多耽擱。離開了大廟之後,一下子就來到太平酒莊,這裡也是太平的遊客服務中心。雖然前面停了幾輛車,但今日酒家好似不賣酒的樣子,因為店門沒開,探頭往內看也沒人,車子內也沒人,人是跑去那裡了呢? 只能說哇嘛莫宰。
太平酒莊
遊客服務中心,人是一個也沒看到,只有幾隻小白忠心的守著。
過了服務中心的這一小段路很棒,微微的往下在剛剛的小緩坡之後,來了這麼一段緩下坡,那種感覺很美妙,直覺是上蒼的恩賜,只是在沒有日照的薄霧裡也感到有點冰涼就是了。
上蒼恩賜的緩下坡路段
一點點涼冷的感覺,對一個愛騎車樂山的人是必需要能忍受的,而且要學習走享受的,因為這樣子才能對這趟旅程有更深的感受與享受(以上是我在唱高調,大家看看就算了,千萬不要當真)。時間隨著雙腳踩踏的節奏,一步一步,一分一秒的遛過,太陽的力量的似乎是隨著時間的向晚而越來越大,慢慢的穿出雲間,漸漸的把迷霧往山的後頭推去…
太陽漸漸的把迷霧往山的後頭推去
在山裡,舒適的路段總是不會太長及太常,一下子看到這道路標緻心都涼了一截,但是既入此山,當無所畏,也必需無所謂,反正就是慢慢磨,累了就休息…
險升坡12%,一公里
路總是築在兩山之間,早上這邊照不到太陽,下午換那邊照不到,那中午呢? 曬到臭頭
不論早上 下午陽都是在單邊
台中太平到底有多大,腳踩踏了大半天,輪子滾了不知有多遠,竟然還在太平境內,然到這是太平天國嗎?這條路也真長,不愧是長龍路。
長龍路四段136號(縣道136)
路上有多個這樣的髮夾彎,這是許多騎車人的最愛,不管是騎腳踩的還是騎轉把的。
視線從樹叢穿過去,發現路是一層一層疊上來的,覺得很有成就感
道路也不是一直往上爬,有時還時會有較平緩的路段,這時是可以邊騎車邊吹口哨以示輕鬆狀的(可是我不會吹口哨,唱歌更難聽,還是算了)。
終於有在山巔的感覺了,遠處山頭的浮雲是否我曾經擁有掠過,遠處城鄉是否是我家鄉
道路在稜線上,路形線條總是特流暢而優美滑順
雲已經都消散了,此時的天空是多麼的藍青無瑕,過了這個隘口,想必另有一翻不同的情境
騎到了與雲同高的地方,當然要為大白拍張照留念
赤崁頂到了,心中突然有些落寞,冷冷清清,一塊石頭,這就是赤崁頂,只能到此一遊了,想想日後若有騎車來此,這裡不會心中一個裡想的終點或折返點的。今天亦然,就在此補充一下水分和能量,繼續前進了。
赤崁頂勒石與大白
赤崁頂景色
當心彌猴,這個道路標緻,對我這大部分時間居住在都市的人新鮮感十足,心裡不禁莞爾,本來這趟路我比較介意的是不讓人又歡的鼬貛這種動物,心裡一直在想萬一如果不幸遇到騎士要如何處置呢?
終於來到縣境,路到此處也算是個隘口,兩旁石契的駁崁,馬路從中間凹處穿過,這若是治安不好的古時是可以佔路為王的地方,把守在路的兩邊上方,請留下買路財,要不然我就丟石頭…
過了這裡就是南投的國姓鄉了,長龍路也不再是長龍路,而是中西巷了,而且過了這裡到台14省道都是幸福的下坡了
蟾蜍應該是算是有毒的小動物吧!以我有限的知識他應該是以吃蚊蟲為生,牠的前生小蝌蚪我尚覺得有點可愛,小時也曾把玩,但是在牠變身成蟾蜍之後,我就拒之千里了,這個有毒的東西想不到有人會有要吃,說是可以治皮膚病,青春痘,再以我有限知識推斷這可能是中醫所說的以毒攻毒吧!矮油~叫我絕對吞不下…
路邊的蟾蜍肉廣告,您有需要嗎?今日看到這廣告也算長知識了。
在下到台14省道的山腰上,看遠處高架的國道五號處,不知是否水氣較濃的關係,影像有些濛濛的
濛濛的國道5號
一路下到了136的終點與台14省到交會處,天空已經豁然開朗,藍天青山交互輝映,新橋乾峰橋旁的舊吊橋獨留橋首供人憑弔,與歷史見證
在臺灣的11月應該算是冬季還是秋季呢?省道中間分隔島上的變葉木有些已經在枝頭點燃的紅黃,把一片濃綠點綴得更耀眼
騎在臺14省道上,車子快到生性膽小的我心裡有點害怕,又來個非預期的隧道,雖然是短短不深長,還是心理有點障礙
非預期的隧道
隔著烏溪看著高來高去的國道5號
在騎車洽公的日子裡,常常遇到規畫路線中的無預期橋樑修造,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繞路對於屬於路癡一族的我實在是一大考驗。如果是不巧遇到要趕時間,那時真的是「武道能趕」了,每每心裡頭捏了一把冷汗,也還好在過去的每次都有貴人相助,應付得宜。今天萬萬沒想到這私騎行程也遇到了這修橋舖路的場景,當場就楞了…..那耶按捏
重建中的北山橋,當下過不去,在請教了現場施工人員後,得知前方近1公里處還有座橋可以越溪,再繞回來北山村即可,心裡終於可以稍為安心。
依著施工人員的指示越過了橋,走在溪的左岸道路,路旁盡是水鹿的看板裝飾,這是我首次看到這樣子道路景觀,當下覺得繞這個遠路算是有失後補償的有得。
北山村這條往車埕水里的道路編號是縣道147,路繼續往南沿伸前進,這裡有許多的養鹿人家,回想之前國姓洽公時,閒話家家時當地人曾經提到地方有養鹿專業區,主要經濟作業是鹿茸。原來這趟旅程竟不知不覺的走進養鹿專業區來,也算是此行的一大收穫。
縣道147這一段路名叫「南港路」,所以來到這南港國小應沒什麼好意外的,只是當下那時並不知這裡是南港村南港路,見到這南港國小時是有點小意外與驚訝,立即決定在這裡停車打個卡。但是在這時卻發現手機訊號雖是滿格,但網路卻是出不去,所以打卡也是打不成了。
雖然在北山時就找了麵店吃了午餐,才來到這裡。但是時值中午,腦袋被火熱的太陽曬得發昏,剛好南港國小校門這裡有蔭涼的地方,便在此處稍做休息,整理心情後再出發。雖然無法打卡讓人懊惱,但也無可耐何,只能這樣了,山風徐徐,若再長久停留可能便要睡著了,所以整理好心情即繼續往後的路程。
來到了港源村,正好遇到盛大的建醮活動,居民們準備豐碩的祭品,殺豬屠羊,還請來歌仔戲班盛大演出,敬神的誠意十足,已經許久没有見大這麼盛大場面了,又是一個不意的大收穫。
建醮祈安法會,請來了歌仔戲班準備盛大演出
殺豬屠羊獻祭神明,誠心十足
又遇到在修新橋,還好舊橋尚能通行,不然就苦了。眼睛環視了一下周圍,發現施工的不只是修新橋而已,而是對這裡的山澗野溪做了相當規模的整治。
整治中的山澗野溪
過了修築中港源橋即是港源國小,小朋友們似乎剛吃飽午餐而已(剛建醮會場也擺了宴席,村民們也熱情的邀宴,因為已經吃過麵了,就沒在貪嘴),學校裡傳出教導口腔清潔節的刷牙歌,這也是已前沒聽過的,覺得很新鮮有趣。由於天熱難耐,便在國小斜對面的小雜貨店買了罐維它露P,喝了再上,也疏解一下懊熱難耐的身軀。
因為天氣實在懊熱難耐,造成心神有點渙散,前進的意志也鬆懈了下來,跟著速度也慢了下來,庸懶難的踩著踏板。還好隨著時間的過去,太陽也漸漸低了頭,西斜下來了,道路也寬度也不知從何時起又縮小了。走在山裡,小小的路,少少車,又慢慢的下滑,柳丁、柑橘、香蕉、檳榔園不斷迎面而來,然後從兩旁輕輕滑過,小溪、小橋、流水、山澗,輕柔溫暖的午後斜陽,一切的都是那麼的快意舒坦,騎車的樂趣完成流露體現。
香蕉樹的背後是整片的檳榔園
檳榔樹一直從身邊滑過
小橋、山澗、小潭水色如明鏡,與山景互映成趣
縣道147只有短短的14.3公里,但是景緻並不因它的短而或缺,在此接縣道131繼續南下車埕(如果是131往另一頭走去,則是會到魚池)。
往另一頭走去,則是會到魚池
離開了147縣道,沒多遠即來到石觀音吊橋和吉仙宮
這裡是明潭水庫的上游集水區,目前水量不多,現在應該算是沽水期吧! 在山谷裡騎了一段時間後,到這裡有點豁然開朗的感覺,這裡離今天的計畫終點已經不遠了,旅行可以如時如質完成,不用擔心會有摸黑騎車的事情發生,所以心情大好放鬆了下來,在這裡玩了許久,也拍了不少相片可以和大家分享。
寬大開河谷,開朗的天空
屬於一個人的自拍
自拍
穿過樹林
明潭水庫,就在縣道131旁,是台電明潭發電廠抽蓄式發電機組的下池,是配合抽蓄式發電機組建置在水里溪河谷地形所興建的水庫,其地理位置靠近鐵路集集線終點站水里車埕車站。
1980年代經濟起飛的結果造成用電量激增,然在夜間用電離峰時段擔任基載電力供應的核能及火力發電機組於無法機動降載發電,造成夜間電力過剩浪費,於是在車埕水里溪上建造了明池水庫(下池),利用離峰剩餘電力將湖水抽蓄於上池,到白天用電尖峰時段再利用上池之水來發電,以補充尖峰時段發電量之不足,並藉以平衡供電系統負載,達成電力穩定供應。
明潭水庫
明潭水庫大壩
山水之間
明潭水庫的臺電抽蓄水幹管與台灣唯二抽蓄式發電廠之一的明潭電廠
明潭水庫另一隅
車埕聚落
車埕是集集線鐵路的最後一站,除了鐵路之外也有縣道131經過,這個小村在日治時期與埔里之間築有為方便埔里糖廠運輸的輕便鐵道。後來為了因應日月潭大觀電廠的興建而拓寬了車埕到二水之間的鐵道並匯入台鐵西部幹線,即我們現在所稱集集支線。車埕因為有較大的腹地,早年有埔里糖廠的糖業運輸轉運,輕便車匯集,所以稱為車埕(臺語”埕”即為廣場的之意),早年因為工人、商人、工程師聚集來往出入而繁華一時。
車埕是集集線鐵路的終點站,在水里溪岸,附近有許多電廠(大觀抽蓄電廠、明潭抽蓄電廠、水里電廠及鉅工分廠),其密度之高也算是特色,因此車埕的發展盛衰與水力發電有著密切關係,另外,車埕在木業發展方面也有一段淵源,所以現在的車埕車站是使用原木重建而成的,連站前的空地也使用原木鋪設,極富特色,關於這在此不多述。車埕現正努力以鐵道、電力、木材產業為主軸,發展觀光,希望再造往日榮景。
車埕蓄木池與它的景色
車埕車站
車埕一隅
今日一個人的單車小旅行就在車埕車站畫下句點,我和大白在車埕車站搭上往台中的火車,沿著集集線經過了水里、集集、濁水等地,在二水併入台鐵縱貫線回到了早上出發的台中完成這次的旅行,途中享受了騎車的樂趣,看到以前未曾見到的,也感受了人情風俗,藉由旅行體會到時代、產業對車埕這個山中小村莊的發展遷演的影響,進一步認識了我們所在所處的這個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