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一個半豎半橫半島奇幻亂騎的第一天(20131115)

一個半豎半橫半島奇幻亂騎的第一天

自己喜歡單車這一項休閒活動,算來也有五、六年了,一直聽聞有車友環島去,心裡總是非常稱羡與佩服。而生活中初認識的朋友也常有人問我是否曾經環島過,很遺憾的是一直都沒機會。我也不確信我是否有能力騎車去完成一次環島,甚至是一次較長程的單車旅行。

這次出差的地方一個是在花蓮,另一個則是在屏東,一東一南,這樣的洽公行程組合我期待了很久,因為這洽巧可以測試一下自己長途續航力。再因為這次的里程數粗略算來應該只有550公里左右,應只有環島的一半,且在到花蓮之後需要中斷四天去上班。為了增加強度,所以繞道梨山利用台7甲線(中橫宜蘭支線)、及台8(梨山到大禹嶺)的上坡路段來增加騎乘的耐力。

出發的第一天(2012/11/25),在5:20清晨時分,天尚未亮,在葛瑪蘭客運台北往羅東的班車上,心裡有點忐忑不安,祈望著宜蘭的天氣如同台北般陰霾就好,千萬不要下雨。原本以為能在6:30前到達羅東的,但因這班車在礁溪就下了高速公路,一路在平面道路上行駛下客,所以拖到了快7:00才抵達羅東站,而我的心情也在出了雪隧道後隨著一路下雨而鬱鬱到下車,此時只能期待雨要停下來才好了。
下車的地方是在羅東後火車站,是在路邊不是在站內,一下了車即面對著輕飄的小雨,在紅磚道上胡亂快速的把車子組裝好並整裝好行裡後,面對這樣子的情景只能默默的按照計畫路線前行,在市區此時正是學生上學的時刻,雖然街道店家多未開門營業,但路上來往的車輛人們已經不少,天空下的雨滴也有轉密集變大的趨勢。此時的我躲進了騎樓屋簷下穿上了雨衣,還到便利商店買了件輕便雨衣為貨架上的行裡套上,繼續前進在三星路上。

泰雅大橋是橫跨蘭陽溪上的一座大橋,溝通著台7丙與台7正線,兩頭分別是宜蘭的三星鄉及大同鄉,其橋面是往來各一線,並不算寬,每當有卡車從後方超越時,心裡壓力都很大。

銜接台7正線的出口是個Y字型的匝道,往右是員山、宜蘭,左轉則是桃園、梨山、太平山方向。

到了英士社區的入口,這附近有著名的芃芃野溪溫泉

從英士橋看英士社區

很明顯的路是步步高昇的好兆頭

山區道路就是這樣需要不停的維護,山坡駁崁也是遇到豪大雨就塌,然後養護單位就想辦法把它固定,雖然是在風雨中仍在努力施工,沒有絲毫的鬆懈,盡力給百姓一條安全的路。

在現場我向工頭大哥說借我照個相,讓我在布落格上表彰他們的辛苦與英勇,工頭大哥心有疑慮反問我是否為工安檢查人員所冒充,經過了一翻閒聊才放心讓我拍照。

對於這樣需要高來高去及十足膽識的工作,我當場就向領班大哥低頭承認我敗了,會腳軟,即使上得去也會不敢下來的。

一抬起頭相機鏡頭便要吃水滴,這種天氣真怕DP1M就此掛了
百鞱橋頭是台7甲線的開始,直走是我今天的正線,右轉則到桃園大溪,所有指標都很明確,想要走錯路都很難

在到棲蘭森林遊樂區之前路外有個休息區種滿了山櫻花,只是這時是落葉季節,不只是看不到嫣紅的櫻花,就連綠葉都沒有,只有光禿的枝椏凸顯幾許淒涼吧?或許這也是一種養光誨謟蓄勢待發吧?就待新春的綻放,就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眼前又是一個义路,左是太平山,右是梨山,均是休閒踏青旅遊好去處

道路是沿著蘭陽溪谷緩緩上升,溪谷寬闊的河床許多已被開墾種植蔬菜

7線在進入大同鄉後就稱做泰雅路

山上雲霧裊裊,地面也沒乾過,正如愁雲慘霧預告我前途艱困茫茫

在此擺盪休息了許久,中餐也在這裡吃了,整頓了一下心情繼續趕路,對於越來越不樂觀的天候我必需要盡全力快速通過,面對著四季、南山的淒風苦雨,前途茫茫,霧濃得伸手差一點就不見五指,拍照的事就更別提了,真的好想回頭,但心又有不甘,覺得自己好像是過了河的卒子,只能前進苦撐了,心理頭一直期待著大伙說的過了埡口就會有好天氣,到了埡口就可獲得解救,弄得好像今天的目的地是埡口似的。

騎騎又停停,停停又騎騎,好不容易挨到了埡口,只看到了"和平,但大家說的好天氣呢? 不但沒看到,氣溫還低了許多


天氣冷歸冷,地上雖是濕的,但那雨是很細很毛的那種,地形地貌也改觀了,路旁不再是那萬仭溪壑了,這裡是大甲溪的源頭,山的另一面則是蘭陽溪的發源地,而這裡是個埡口地形,所以這裡稱作思源埡口是名符其實

埡口在兩山之間的也是被開墾成菜園


路旁的楓樹在冷風的吹襲下或落葉或轉紅

蜿蜒的公路盤繞在青山間,青翠的山谷已抺上幾許的紅橙,變得活潑有趣,在雲霧間就似一幅油彩


路旁掉落的楓紅,讓人不忍輾轉而過,更想要駐足拍個過,在此時我已不感覺天空再有水氣飄落我臉脥了


這是一趟單向旅程,所以我必需要回頭看看我剛剛走過的路,看著大甲溪的源頭由上往下流,看著它逐漸雄狀寬闊

雖然,天空仍是佈滿著烏雲,但似乎已經看到了即將出頭的陽光,在武陵農場渡假的同事來電跟我說那裡是好天氣有陽光,我的心也為之振奮,一掃陰霾,兩腳踩踏突然變得輕快有力許多


終於我看到久違的陽光從雲的縫隙裡冒了出來,為了這拍攝這道陽光我的DP1M囧了

也沒關係換個角度,逆光不行,就回頭順光向後拍好了

終於來到武陵農場三义路口,雖然此時離今晚預定住宿地點環山已經不遠了,但時間已不早,打個電話跟同事說我不下去了


路邊的菜園正在灑水

午後的陽光,斜照漫射在山崖、在林間、在樹稍,帶來了大溫暖

滿山遍野的果園,已屆成熟採收期

太陽已沉下山頭了,餘暉渲染者天上的雲朵,這是山上的暮色

通往環山部落道路的路燈已點亮,好像是宣告黑夜即將來臨

晚上的環山環清宮,今晚就借住香客大樓

夜曝環山部落

晚安了,朋友們,祝你們有個好眠...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騎向士林壩

騎向士林壩

 2013.2.28假日,天氣晴,會想要到士林水壩是因為在fb上看到Jack Lai(坤哥)撲出來的照片,覺得還滿美的,再加上已經好些年沒見過在退休後遷到附近的達觀村入林墾荒開山,過著清靜生活的高中導師,想說此行也可順道拜訪。

今天由台中出發追隨坤哥的輪跡,早上,起得並不算早,胡亂吃了早餐已經是接近8點了,依著計畫騎在台中綠園道上,依序經過了美術園道的異國餐飲區段,各家餐廳為了突顯其存在及與眾不同,所以多在外觀及裝璜上下足了功夫,各家爭奇鬥艷的,為的就是吸引饕客的第一道目光,進而青睞進入消費而已


早上的美術園道只有稀稀疏疏早起散步運動的人們,即使再加上一個莫名出現的我,仍然顯得清靜悠閒,這也是我愛的時刻。


美術館前的廣場亦是一派清閒


美術館之後,是台中的The One大樓,樓下是銀行,樓上是飯店,印象中這棟造型特殊大樓蓋了好久,好幾年都是只看到鋼構骨架未能完工

勤美術館


台灣大道(台中港路)上一棟有著窈窕曲線的大樓(台中的一些大樓建築的外觀設計看來是較天龍國的具有美感的)


科博館前的林蔭道

台中科博館

大坑別墅區


總感覺大坑路段沒什麼特別的,一路無聊的上了中興嶺
新社中興嶺

新社之於台中, 有如陽明山之於台北,提到新社大家可能會聯想到新社古堡、新社花海等,新社位處台中之偏東方,其境內多屬於河階台地地形,所以海拔並不高,因群山環繞,多地形雨。特產有椪柑葡萄楊桃、高接枇杷香菇等種植。近年觀光旅遊活動也逐漸興起,除了每年定期舉辦的台中花毯節外,因新社近年廣植櫻花,所以到櫻花盛開的季節賞花人潮也是絡繹不絕於途。

此時正是枇杷季,田園裡包袋的枇杷已準備好鮮採上市

櫻花季尚未正式到來,幾處的櫻花已經迫不及待的綻開了


春天是百花齊放的季節,東勢大甲溪岸的木棉成排怒開

東勢客家文化園區

東崎街路邊的果園,每一顆高接梨都套上紙袋細心呵護


也有剛開花尚未結果的梨樹

路也是在山中繞,一山接一山,此處是最高點


雙崎部落,是一觀景高點

眺望大安溪

離開了雙崎部落後有一段輕鬆路程,很快的就到了這烏石坑橋

再走了一小段路,視線順著大安溪而上,即可依稀的看到大水壩在濛濛的前方不遠處

終於到了士林水壩了

士林水壩位於苗栗縣泰安鄉士林村大安溪上,以地取名,它建於1992年,其建造主要是為了攔引大安溪水量至鯉魚潭水庫,在大安溪中游青翠山巒圍繞,與波光粼粼的湖面相映成趣。水壩主要供應大台中地區的用水,以及下游三義及苑裡的農業用水。除了灌溉外,士林水壩也兼具水力發電的功能。士林水壩在重視自然保育及環保生態的時代裡建造,所以它是台灣第一座擁有魚梯的水壩。



水壩後方的蓄水池及壩體


大老遠來到此,等一下就要踩回程了,玩一下自拍留個影

在回途經過了達觀村,想說好久沒見到高中導師了,正可趁此行拜訪,怎奈此次距上次來老師家開同學會已經十幾年了,記憶都模糊了,只記得老師在退休後,在這裡買了片山地,遠離塵囂,來此開墾山林,過著閒雲野鶴的退休生活,家就在山坡上山凹裡,一座簡單的農舍(說工寮也可以),前面有個平台種了一顆高大的柏樹,但是今日我憑著昔日的印象,先是無法確定路口,就試幾條走進去,結果都落空,只能悵然作罷,心想老師也已老邁可能搬出山了吧?有機會遇到同學再打聽老師的近況及行蹤便是。

回程走比較輕鬆的卓蘭鎮,這是卓蘭的一個小公園

一小段的台3省道,騎起來還可以

之後又接上苗52到鯉魚潭水庫,位於三義鯉魚村,而水庫淹沒區則涵蓋三義、卓蘭及大湖三個鄉鎮,水源來自景山溪,還有士林水壩越域引水而來,附近的卓蘭及大湖是台灣水果的主要產地,應該說今日的路線是水果故鄉之旅,只是產季不對,此行只看到了枇杷,及剛開完花初結果的高接梨,其他什麼都沒有啦。

一路都是下坡很舒服,這也是我的最愛,此處有個出水口

上面鐵路是舊山線的鯉魚潭鐵橋
舊山線係指三義到后里間的鐵路在19989月新山線完工後廢止的的山線路段,在這區間的台灣縱貫鐵路的最高海拔車站勝興車站也連帶遭廢站,鐵路南下進入台中的首站的泰安站則向西遷移並高架化。而舊山線在被廢止後,在20105月以觀光為名恢復行駛,沿途青山翠嶺,古蹟處處。

這個大水管

漸漸的到了平地,遇見了熟悉的水田,這裡是三義鯉魚村,田水倒映近山很是有趣,好一幅田園風光

拱橋上的是取代鐵路舊山線的新山線,因為新山線的建造,北邊山頭另一側的原台鐵最高車站勝興站也就廢了

拍火車不是我所長(但我也沒有所長),我也不知為何會拍成這樣,這完全不是我想像的畫面

還是乖乖不要和太陽對衝比較保險

做人要有義理,所以我走義里橋

遠遠下游橫在溪中那橋樑是剛從三義火焰山上高速公路橋

因為要趕回台中陪公主享用晚餐,所以要在附近泰安車站上火車,早早就收工


泰安是個高架的車站,月台上的視野還不錯